期刊简介

  中国医药刊物。遵循中医理论体系,突出中医特色,以临床为主,及时反映本省中医临床和科研新成果,为振兴中医事业和增进人民健康服务。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单位: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出版部门: 《黑龙江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99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3-122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黑龙江

出版地区 黑龙江

订购价格 156.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黑龙江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黑龙江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0-9906
  • 国内刊号:23-122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黑龙江中医药杂志2006年第3期文章
  • HPLC测定刺五加及其制剂中药效成分的研究进展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刺五加及其制剂中药效成分的情况,为刺五加及其复方制剂的研究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阮洪生;王伟明;张洪娟 刊期: 2006- 03

  • 冠心康颗粒(无糖型)有效成分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制定冠心康颗粒(无糖型)中有效成分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50%乙醇超声处理制备样品液,C18柱,甲醇-水(150:400)为流动相.结果:平均回收率100.35%,RSD2.88%.结论;此方法简便易行,灵敏度高,可作为控制冠心康颗粒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信海;赵智勇;李宏伟;杨静 刊期: 2006- 03

  • 三七与其伪品莪术的鉴别

    中药三七为名贵药材之一,由于市场紧缺,价格不菲,因此,一些不法之徒用姜科植物莪术的根茎经雕刻后冒充三七,严重危害病人的用药安全.......

    作者:陈俊华 刊期: 2006- 03

  • 丹栀逍遥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柴胡、白芍、甘草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制剂中的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

    作者:刘莉;于晓瑾 刊期: 2006- 03

  • 四季感冒片中桔梗的TLC鉴别方法的研究与改进

    目的针对四季感冒片原标准中桔梗的TLC鉴别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方法采用TLC鉴别方法.结果通过改变提取方法和展开剂获得清晰、持久TLC图谱.结论方法可靠,可用于本品桔梗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秀娟;王德伟 刊期: 2006- 03

  • 推拿疗法治疗伤筋病症的经验总结及效果分析

    推拿是人类古老的一种疗法,又是一门年轻而有发展前途的医疗科学.自先秦两汉时期开始,推拿术已有了二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成为我国传统医学领域中一块璀璨的瑰宝.本文拒本人几十年临床经验,着重论述推拿疗法对伤筋的治疗方法及奇特疗效.......

    作者:朱宇财 刊期: 2006- 03

  • 针刺加耳穴贴压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6例

    围绝经期是指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即妇女卵巢功能逐渐消退到完全消失的演变时期.临床出现烘热而赤,进而汗出,精神倦怠,烦躁易怒,头晕耳眩,耳鸣心悸,失眠健忘,腰酸痛,手足心热等临床表现.现代医学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针刺加耳穴贴压治疗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苏丽;何平 刊期: 2006- 03

  • 温针灸治疗雷诺氏病52例临床观察

    雷诺氏病是由于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所致的一种外周微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以对称性、间歇性的指(趾)端苍白、紫绀、潮红显示出脉管阵发性痉挛的典型病理特点.现代医学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近年来采用温针灸治疗雷诺氏病52例,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卢金荣 刊期: 2006- 03

  • 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发病机制探讨

    上消化道出血列属中医吐血、便血范畴,是内科常见急症.祖国医学对本病的病因、病理及防治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有必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临床实践,对该病的发病机制作一系统阐述和探讨,对提高防治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刘谊 刊期: 2006- 03

  • 气血双补治疗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是心肌疾病的一种,主要特征是一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期泵功能障碍,产生心力衰竭,常常伴有心律失常,发病率为5-10/10万.该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除特发性、家庭遗传性外,近年来认为病毒感染是其重要原因,此外,围生期、酒精中毒、抗肿瘤药、代谢异常等多因素也可引起.本病起病缓慢,多在临床症状明显时才就诊,如有气急、甚至端坐呼吸,浮肿和肝大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时才被诊断.......

    作者:刘红松 刊期: 200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