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药刊物。遵循中医理论体系,突出中医特色,以临床为主,及时反映本省中医临床和科研新成果,为振兴中医事业和增进人民健康服务。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单位: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出版部门: 《黑龙江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99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3-122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黑龙江

出版地区 黑龙江

订购价格 156.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黑龙江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黑龙江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0-9906
  • 国内刊号:23-122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黑龙江中医药杂志2006年第6期文章
  • 熊胆胶囊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熊胆粉在体外平皿法抑菌试验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中度敏感;体内抑菌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的小鼠有显著的抗感染作用.......

    作者:郑亿;张贺;王文凯 刊期: 2006- 06

  • HPLC法测定镇咳合剂中甘草酸铵的含量

    目的:建立镇咳合剂中甘草酸铵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为水-乙腈-冰醋酸(65:32:2.5),紫外光谱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甘草酸铵对照品在8~240μg/ml之间吴良好线性关系,r=0.9994,加样回收率(%)=100.16%,RSD%=0.81%.结论:此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镇咳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迎军;徐小阳 刊期: 2006- 06

  • 青天葵的真伪鉴别

    对青天葵的真伪品鉴别,其伪品车前草叶、犁头尖叶、水半夏叶、紫花地丁.对青天葵正品和伪品从性状、显微、粉末的特征进行鉴别比较,为中药材质量检测提供依据.......

    作者:乐凡 刊期: 2006- 06

  • 艾灸的临床应用举隅

    艾灸疗法临床上适应很广,因无痛苦,副作用小,患者易接受,本文介绍了艾灸治疗失眠、面神经炎、肠绞痛、输卵管炎症性阻塞等疾病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作者:陈金芳 刊期: 2006- 06

  • 针刺治疗抑郁症35例临床观察

    采用针刺治疗抑郁症35例,结果:治愈8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6例,结论:针刺疗法治愈率高,重用督脉经穴佐以阴经穴位,从阴引阳,从阳引阴,调节脑神经是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根本原则,从而达到疏肝解郁,安神定志,健脾化痰之功.......

    作者:黄景璇 刊期: 2006- 06

  • 针刺为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0例临床观察

    骨性关节炎又称为退行性关节炎(简称OA),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的全球性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本病已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以膝关节病发病率高,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膝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严重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膝内外翻畸形.目前临床治疗尚无满意疗法,如何更为有效地防治该病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笔者于2005年3月-2006年3月期间,采用以针刺为主配合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满意,并与单纯......

    作者:陈宁 刊期: 2006- 06

  • 应用CT测量直刺肺俞穴位的安全深度的研究

    掌握好针刺深浅是中医针灸医师的基本功之一,其总的原则是:既要得气,又不伤及脏腑组织器官.穴位的局部解剖结构是决定针刺深浅的主要因素,而患者的年龄、体型体质、时令季节、病位与病情,是决定针刺深浅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丰玲;程为平;李亚东 刊期: 2006- 06

  • 针刺神阙穴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9例临床观察

    1一般资料29例均为门诊病人,对可疑病例经本院或外院CT或MRI排除其它脑部疾患而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其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小8岁、大82岁,平均年龄为46.6岁;病程短发病半天、长3个月.......

    作者:李福芝 刊期: 2006- 06

  • 中医药抗衰老研究新进展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普遍延长.21世纪人类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衰老是本世纪生物学研究的八大方向之一.研制、开发抗衰老药物已成为国际医药界研究的热点[1].......

    作者:闫东;李莹 刊期: 2006- 06

  •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从中医方面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理进行了总结,提出治疗措施.中医治疗方法包括:①辨证分型治疗;②主方加减治疗;③单味中药及提取物的治疗,并进行评述和展望.......

    作者:李晓冰;赵云芳 刊期: 2006-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