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药刊物。遵循中医理论体系,突出中医特色,以临床为主,及时反映本省中医临床和科研新成果,为振兴中医事业和增进人民健康服务。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单位: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出版部门: 《黑龙江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99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3-122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黑龙江

出版地区 黑龙江

订购价格 156.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黑龙江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黑龙江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0-9906
  • 国内刊号:23-122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黑龙江中医药杂志2014年第2期文章
  • 中医药对大肠癌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

    大肠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癌症之一,就全球而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医药就调节大肠癌患者免疫状态有着重要的作用.特收集此方面的文献,作以综述.......

    作者:豆传辉;郑坚;朱莹杰;顾缨;陶丽 刊期: 2014- 02

  •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近况

    收集近5年来关于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的文献资料,发现该方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男科等各科均有运用,并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本文兹将其整理总结以希望对临床有所帮助.......

    作者:刘增光;叶品良;周文;王冬梅;李贞翠 刊期: 2014- 02

  • 补阳还五汤临床治疗中风的探讨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主要用于治疗中风并被众多医家广泛应用,它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作用.根据临床多年实践和查阅有关资料,准确应用本方辩证论治,确有立竿见影之效,但若辩证不准而误用此方,轻则延误治疗,重者危及生命,所以在临床应用时应予以认真辩证分析.......

    作者:张晓文 刊期: 2014- 02

  • 甲状腺癌的中医药治疗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式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等.但很多研究表明,单一的治疗手段远期效果并不理想,较易出现复发与转移以及一些毒副作用.而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癌有一定的优势,已经成为甲状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周立娟;赵晓珍;王中奇 刊期: 2014- 02

  • 浅述《伤寒杂病论》的辨证法

    针对历代医家对《伤寒杂病论》之辨证法一直存在歧义的状况,本文首先论述《伤寒杂病论》的辨证法立足于阴阳,是仲景以阴阳为纲,对疾病的病位、病性、病态进行阴阳分类归纳后,得出的六大疾病总纲.其次阐述《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本属一体,其辨证方法均为三阴三阳之六经辨证.......

    作者:代志蓉;张淑英 刊期: 2014- 02

  • 从中医血液生成理论论血液病脏腑辨治

    中医学认为血液生成过程中涉及的脏器主要有脾、心、肾.脾主运化,为精血津液化生之源;肾生骨髓于骨腔中,肾精化血;而脾肾化生的津液、肾精均需心火作用化赤为血.血液病的从脾、心、肾脏腑辨治,临床疗效确切,为血液病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吴逢选;罗赟飞;温晓文;叶宝东;周郁鸿 刊期: 2014- 02

  • 浅谈冠心病的中西医康复治疗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主要是由于心脏营养血管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管腔狭窄甚至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和影响心脏的功能,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率一直呈持续上升阶段,到2020年,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将可能达到400万.而作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方式,心脏康复疗法已得到广泛共识.以下笔者将通过有关文献的研究,对冠心病的中西医康复治疗加以介绍......

    作者:冯浩;商晓英 刊期: 2014- 02

  • 苏黄泻浊丸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脂代谢紊乱的影响

    目的:探讨苏黄泻浊丸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CRF湿热中阻,浊毒内蕴型氮质血症期病人62例,治疗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苏黄泻浊丸每次6g,日2次口服;对照组加用尿毒清颗粒剂每次1袋(5g/袋),日4次口服,8周为一个疗程.观测指标:8周时血脂测定:采血前12h空腹,且后一餐宜禁酒和高脂饮食,采血后及时分离血清,测TC、TG、HDL-C及LDL-C,(P<0.01或P<0.05)......

    作者:霍德永;万莹;项聿华;王新伟;李淑菊;李莲花 刊期: 2014- 02

  • 《诸病源候论》痰饮病病因病机浅议

    在《诸病源候论》中,痰、饮首次明确分立,对痰病之分类分型、临床症候、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系统的总结,开创了后世对痰病进行系统性辨证论治之先河,为后世医家论治痰病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从痰饮病的病因病机方面进行概要总结和阐述,以期为痰饮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于晓丽 刊期: 2014- 02

  • 探病法论要

    探病法早载于《黄帝内经》,是中医诊断的一种辅助性辨证方法,多用于“虚实有难明,寒热有难辨,病在疑似之间,补泻之意未定”之时.本文从探病法的沿革、探病内容、探病方法、临床病例四个方面对探病法的基本内容进行阐述.灵活运用中医探病法可弥补四诊的不足,有助于内痈、疮疡、妇科等疑难病及新发的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朱叶萍;袁成业 刊期: 2014- 02